院坝会上宣传绿耕强村公司
在云阳县栖霞镇,菜籽油加工厂机器嗡鸣,葡萄园里农户忙着修剪枝丫,村委会院坝上,村支书正向群众宣传新建的绿耕强村公司。栖霞镇以党建为引领,以产业为驱动,探索“绿耕强村”特色发展路径,持续壮大集体经济,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。
栖霞镇着力破解“人才瓶颈”。通过“村村通”广播宣传、驻村干部上门动员、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、召开乡贤座谈会等方式,精准对接需求,吸引乡贤返乡,已成功回引16名优秀人士注册企业,募集乡贤培育基金8万元。在吉平村,后备人才档案实行“一人一档、一村一册”。通过“跟岗锻炼+师徒结对”模式,老党员带领年轻后备力量实践,目前全镇结成10对“青蓝对子”,6名后备人才已能独立参与村级事务管理。由返乡企业家、农技专家组成的“村企人才服务队”在柑橘园等地开展现场技术培训,已举办12场,惠及50余人次。栖霞镇建立村支两委与绿耕强村公司人才双向流动机制,优选村干部与职业经理人组建经营团队,激发人才活力。
栖霞镇党员干部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
强健的党支部是基层治理的关键。栖霞镇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,围绕思想政治、先锋模范作用、现实表现等5个方面制定量化细则,将招商引资、助推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纳入积分,实行“一事一记录、一月一公示、一年一评比”,激发党员干事动力。同时,创新推出“干部谈打算、党员谈责任、群众谈感受”机制,依托“香樟树下议事”品牌,通过院坝会、座谈会收集民意,推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常态化。
产业兴旺为集体经济提供动力。栖霞镇推广“党支部+企业+农户”模式,通过集体资产入股、土地流转、劳务输出,村民从“旁观者”变成“参与者”。福星村村民土地流转有租金,务工有工资,家庭收入显著增加。成立的绿耕强村公司与宜城海大集团合作,建立生猪养殖全链条服务体系,为养殖户提供低价饲料、技术培训和销售渠道,降低养殖成本与风险。该公司还引进投资者发展葡萄园、柑橘园、茶园及菜油加工等产业。栖霞镇坚持“产业生态化、生态产业化”,构建以油菜为主导,果蔬种植、蚕桑养殖、生猪养殖为补充,“金彩栖霞”生态菜籽油、有机肥为延伸的绿色产业链。通过品种优化、规模扩张、连片布局,实现生态与经济价值双赢。
栖霞镇人才汇聚、支部有力、产业兴旺。在党建引领下,“绿耕强村”之路持续延伸,集体经济壮大不断书写着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的新篇章。(孙燕、朱亭亭)